Kris Wang

摩拳擦掌,準備進攻樹莓派(Raspberry Pi)

Leave a Comment

終於選定了Raspberry Pi當作之後的玩具,除了版子還算便宜外,有以下理由:
1. 由於是很新的平台,因此全球有不少人投入(2012/2開賣到2013/11就已經賣出了2百萬片),所以各種資源以及外接module都算好找(不論是中文資源或者拍賣)
2. 前一陣子自己入門了一下python後,似乎找不到什麼好題目繼續玩下去,剛好Raspberry Pi最初就是以支持python為大方向,所以也不少python programer在這平台上發揮創意
3. 板子可以簡單點當準系統或者media center玩(有完整的XBMC Media Center版本),也可以進階當成target board玩(有留GPIO),算是進可攻退可守



在收到板子前,先來整理一下這塊板子的相關資訊吧

源起:

由英國的非營利組織的樹莓派基金會所開發的一片信用卡般大的電路板,搭載處理器(ARM CPU)和Linux系統,目的是以低價硬體及自由軟體刺激在學校的基本的電腦科學教育(所以主推的OS版本進入UI後,會看到預設提供python開發環境以及scratch開發環境)

硬體:

目前能買到的應該是model A跟model B兩種(model B有256MB RAM的v1以及512MB RAM的v2兩種,不過市場上應該只買的到v2版本)
兩者主要差異在cost (modelA報價25塊美金,modelB報價35塊美金), model A為低成本的規劃,因此相對於model B, model A是拿掉了RJ45,只有一個USB,以及只放256MB RAM,除此之外的規格兩者都相同,因此下表就只列model B的規格


Model
Model B
size
85.60 × 53.98 mm
SOC
Broadcom BCM2835 (CPU, GPU, DSP, and SDRAM)

CPU : 700 MHz ARM1176JZF-S core (ARM11 family)

GPU : Broadcom VideoCore IV, OpenGL ES 2.0, 1080p30 h.264/MPEG-4 AVC high-profile decoder

RAM :512MB
Onboard storage
SD/ MMC/ SDIO card slot
Power source
5 volt via MicroUSB or GPIO header
Min. Power
700 mA3.5 W
RTC
EEPROM
Analog input
PWM
無??
Digital GPIO
8
TWI/I2C
1
SPI
1
UART
1
Ethernet
10/100
USB Master
2USB2.0
Video Output
HDMI, Composite RCA
Audio Output
HDMI, 3.5 mm jack

跟我想像中不同的有幾點:
1. 沒有內建的flash,所以完全是靠SD卡當storage使用
2. 沒有RTC(據說是成本考量),不過還是可以把RTC module串上去
3. 沒有5V的電源接頭,所以就是靠USB power
4. 沒有PWM,這點我目前還不確定,需要再確認一下 (2014/1/9, 使用WiringPi library可以在每個GPIO上做software PWM,而GPIO18則是hardware GPIO pin)

軟體:

目前官網上有提供下載的OS包含:
Raspbian(官方主推的,基於Debian的Linux發行版,並對於Raspberry Pi的硬體的做了系統優化)
Pidora (針對Raspberry Pi 最佳化的Fedora Linux,原本是官方想主推,不過後來被
Raspbian取代了)
OpenELEC (修改自XBMC的Mediacenter,據說開機速度蠻快的)
RaspBMC(另一版XBMC的Mediacenter)
Arch Linux,  RISC OS

其它聽說還有很多(例如android 4.0, firefox OS, chrome OS)都有人porting到
Raspberry Pi,不過可能要找找看是否有優化過的版本
BTW,PC上蠻主流的ubuntu只支援ARMv7 以上的版本(Raspberry Pi目前的ARM11 family是基於ARMv6k),所以ubuntu不支持囉



0 意見:

張貼留言